为了让大家平时可以多练习,于是小编特意将国家开放大学历年的考试试题整理出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本)》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 纸上。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在下列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章太炎
2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是( )的代表人物。
A . 情境定义 B .符号互动理论
C .“镜中我”理论 D .拟剧理论
3 .( )是指群体内部成员间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A. 正式群体 B .非正式群体
C .次级群体 D .初级群体
4 .家庭传统功能中的( )在城市家庭中已基本丧失。
A. 抚育功能 B .生产功能
C .赡养功能 D .消费功能
5 .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 。
A. 显功能 B .潜功能
C .正功能 D .反功能
6 .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 。
A. 城乡融合 B .城市贫民化
C .逆城市化 D .城乡二元结构
7 .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49 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 。
A .开放性社会结构 B .结构性流动
C .非结构性流动 D .社会变迁
8 .在对越轨行为的研兖.中,有一种理论认为一个曾犯过罪的人,在出狱后因为被视为“潜在的犯罪人”,所以容易再次犯罪。这种理论是( )。
A .拟剧论 B .标签理论
C .文化传递理论 D .冲突理论
9 .“非典”初期,某些地方政府对病情未予公开,使人们对“非典”的传言更信以为真。这实际上就是集群行为产生因素中的( )。
A .结构性助长 B .结构性紧张
C .诱发因素 D .社会控制机制
10.基于资本、技术等经济因素的向外扩张,是导致世界规模的统一市场和跨国公司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 )。
A. 现代化 B .狭义全球化
C .开放型社会 D .广义全球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1 .以下属于角色失调现象的有( ) 。
A .角色中断 B .角色认同
C .角色冲突 D .角色失败
12 .下列属于社会网络特征的有( ) 。
A .可转让性 B .多重性
C .隐蔽性 D .弥散性
13.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包括( ) 。
A .符号互动理论 B .家长制理论
C .结构功能理论 D .社会冲突理论.
14.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发生的变迁有( ) 。
A.从“个人本位”向“家本位”的转化
B.平权家庭比重在逐步上升
C.以核心家庭为主
D.代际之间、夫妻之间的独立程度增大
15 .农村社区形成的三种途径是( ) 。
A .自然起源 B .社会组合.
C .农村建设 D .城市衰败
16. 以下社会分层制度中属于封闭性分层结构的是( ) 。
A .奴隶制 B .农村社区
C .城市社区 D .种姓制
17. 以下关于越轨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轨不等同于犯罪
B .越轨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是不同的
C .越轨行为会破坏社会秩序,有百害而无一利
D .越轨有时候只是一种不从俗
18. 从研究目的来看,社会学研究可以分为( )。
A .定性研究 B .描述性研究
C .定量研究 D .解释性研究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9 .社会化
20 .集群行为
21 .代际流动
22 .社会控制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23. 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4. 社会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25. 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26. 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的特点和趋势。
27 .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分析谣言的传播过程。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 1 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C 2 .D 3 .D 4 .B 5 .D
6 .C 7 .B 8 .B 9 .B 10.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11. ACD 12. BCD 13. ACD 14. BCD 15. ABC
16 .AD 17 .ABD 18 .BD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9. 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与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0. 集群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种共同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缺乏组织、难以预料、没有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21 .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22. 社会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答题要点:
23 .社会现代化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在社会学中,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1 分)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我们可以将社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如下七个方面。
第一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 (1 分)
第二是以民主和效率为标志的政治现代化。 (1 分)
第三是城市化,人类活动和居住场所由农村为中心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 (1 分)
第四是以科层制为起点的组织管理现代化。 (1 分)
第五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普遍性社会关系的建立。(1 分)
第六是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只有人和文化的现代化,才有社会活动的现代化,才有现代社会的建立。(1分)
第七是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1 分)
以上七个方面并不是社会现代化内容的全部,而是指出了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4 .社会问题的特征有哪些?
答:首先,社会问题具有破坏性。这是指社会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社会问题往往是经济继续发展的隐患、并为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制造障碍,所以,社会问题的存在对社会的持续发展不利。(2 分)
其次,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一方面,社会问题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强调,社会问题是一直存在的,所有社会中、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社会问题。 (2 分)
第三,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这主要是就社会问题的产生原因而言。一个社会问题的出现,通常是多种因素的整合作用,有经济因素,有社会因素,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2 分)
最后,社会问题还具有时空性。上面提到了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就社会问题的存在而言,社会问题总体上是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存在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社会问题。但是,不同社会、不同阶段所面对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是不同的。特定的社会问题总是特定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中存在的现象。(2 分)
25 .权力分析有哪些基本模式?
答:在社会学研究中,对权力的分析主要有“利益一冲突模式” 、“权威一合法化模式” 、“生产一运作模式”三种模式。 (1 分)
“利益一冲突模式”关注的核心是社会行动者之间的可观察到的利益冲突,也即两人之间的支配关系。(2 分)
“权威一合法化模式”关注的核心是具有合法性的权力,是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即将强制与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行动的能力。 (2 分)
“生产一运作模式”认为权力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和司法领域;权力也不是一种可以被占有、被分配的实体性的物。 (1 分)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 (1 分)对权力的分析不应只看到宏大的权力,而应充分考虑权力的微观运作。 (1 分)
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26 .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的特点和趋势。
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以政治身份为核心的社会分层制度基本打破,韦伯阶层论中所描述的以经济因素为主、社会因素和政治因素为辅的社会分层制度逐渐形成。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分层已经打破了以政治身份为核心的单一社会分层制度, 而形成了经济、 社会、政治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分层制度。 (2 分)
其次,虽然政治因素在中国社会分层中不再起主导所用,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的能力并没有严重削弱。相反,中国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社会。这一点在社会分层上的体现就是中国的社会分层制度仍然受国家政策的严重影响。 (2 分)
再则,中国社会分层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密不可分。工人阶层中国有和集体所有的区分也已逐渐消失,而被国有与非国有的区分所取代。此外,行政主导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减弱,而出现市场因素主导下的新城乡差异。出现了农民工这一在城市工作生活、却没有城市身份的特殊社会阶层。 (2 分)
最后,中国社会阶层仍然处于重新构建的过程中。 (1 分)
总体说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状况和分层结构跟前三十年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社会分层已经呈现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新趋势。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社会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根据联合国 2007 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为 0. 469,中国成了亚洲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中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也承认,中国已经进入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行列。 (2 分)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发展的第二个趋势是,社会分层在分化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聚合趋势。一方面,社会阶层的分化不断细化;另一方面,这些细化的碎片又不断聚合到社会分层结构的两极。(2 分)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发展的第三个趋势是,社会分层标准中弥散型的资源配置逐步转变为一体化的资源配置。各种资源日益集中到强势群体的手中,而社会弱势群体,拥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甚至经济社会政治地位都发生了绝对意义上的下降。 (2 分)
最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发展的第四个趋势是,社会分层结构逐渐出现了定型化的趋势。表现为各社会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逐渐清晰; 社会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中国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这也是社会分层结构定型化的体现。 (2分)
27 .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传播开来的过程。
答:谣言是集群行为的一种分散形式,常常是恐慌、骚乱这种更复杂的集群行为的初级形式。 (1 分)
跟传言一样,谣言是指在大众中传播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缺乏根据、不够准确的消息。但谣言通常是故意捏造的,而传言是无意讹传的,但事实上,人们通常所说的谣言,既包括无意讹传的也包括故意捏造的,两者很难区分开。 (1 分)
谣言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谣言具有似真性。 (1 分)
第二,谣言的产生与社会的某些敏感时期有紧密关联。 (1 分)
第三,谣言通常比较容易出现在信息公开程度很低、媒体受到严格控制的社会。 (1 分)
第四,谣言一旦开始很难停止。特别是在公信力比较低的社会,政府辟谣常常会出现反作用。 (1 分)
第五,谣言在传播中会不断被加工。最初的谣言到最后会面目全非。 (1 分)
举例分析( 2 分)
谣言的传播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过程。
第一,磨尖,即断章取义留下符合自己兴趣的东西,而舍弃其他。 (1 分)
第二,削平,信息传播者会把他认为不合情理之处削去、重新安排其他情节。 (1 分)
举例( 1 分)
第三,同化,信息传播者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信息添油加醋。 (1 分)
举例分析( 2 分)
以上就是“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本)》期末试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介绍。学历,或许一生用不了几次,但每一次都或将改变你的人生。人生只有不断努力提升,才能有更多无限的可能。如果你想提升学历请联系广州众铖教育老师。
全日制大专本科院校-高职扩招 圆梦专本文凭
来自广东广州市客户的评论:去年下定决心参加了成人高考,竟然获取了奖学金,努力两年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
来自广东潮州市客户的评论:本科学士学位证到手了,以为自考会很难,事实证明靠谱的学历提升机构很重要。
来自广东汕头市客户的评论:学信网已经查到我的全日制大专学籍了,本科今年也要开始考了,感谢众铖教育。
来自广东清远市客户的评论:报的国家开放大学,已经拿到国开毕业证书了,感谢众铖教育的老师耐心地辅导。
来自广东佛山市客户的评论:报的自考本科,开始要自己本人参加,考试重点老师都会指出来,服务不错。
公司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明月一路20号明月阁1508-1509室
学历提升报名热线:020-37634626
邮箱:zhongjia@gzzjhr.com